Sunday, November 20, 2005

尼泊尔行记(一) - 加德满都 - 漫天的神佛 (Nov 2005)


1-1: 初识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谷地, 意为“光明之城”. 大约有90%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 街头巷尾到处是印度教寺庙, 或准确的说只是小小的亭庙, 据说共有三千多个, 几乎随处可见. 所以有人说, 加德满都真的是“漫天的神佛”.



传说, 加德满都谷地曾是个大湖, 湖中生长着蓝色莲花. 文殊菩萨路过, 挥剑开山, 水退莲没, 一座城池, 就此出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加德满都曾是全世界嬉皮士的圣地. 大家唱着“加, 加, 加, 加, 加德满都” 一路经过阿富汗的喀布尔, 巴基斯坦的马甸, 印度的果阿的“嬉皮之路”(The Hippie Trail)来到此. 而如今虽然热闹依然, 但当年的盛况却只依稀留下点影子.

而我, 背着行囊, 在2005年晚秋的一个夜晚来到这个向往许久的地方. 刚出机场大门, 便被所谓的出租车司机或旅馆掮客围个水泄不通, 我也事先没定旅馆, 只知道在老城泰米尔地区, 有大把的平价旅馆. 于是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砍起了价. 碰巧遇上来自上海的两位, 于是一起以200 卢比成交. 因是夜间, 价格也就自然水涨船高了.

出租车在黑暗中行驶, 四周间或有灯光透来, 七拐八转的颠簸路早已让我迷失了方向. 若不是人多胆壮, 恐怕我早已开始怀疑自己被劫持了. 就这样近半个小时的忐忑, 一个转弯, 眼前突然灯火通明, 人声嘈杂. 路还是窄窄的路, 但两旁却是商铺林立, 密密麻麻的, 空间逼仄得让人觉得呼吸都有困难, 更甭提那弥漫在空气中不知名的印度香,让人无法逃避.即便已近深夜, 仍有满街晃来晃去, 无所事事的背包客. 再配上或热闹或悠扬或宗教的音乐, 恍惚中我已不知所在.



找到龙游客栈, 安顿下来, 收拾就寝. 今天肯定是没时间体验加德满都了, 明天, 一切都等待明天.

大清早隔壁家的狗就开始狂吠, 于是索性起床下楼. 碰上来自韩国的老金, 一个极有趣的人, 可以说一口蹩脚的中文, 于是在客栈的小花园闲聊了起来. 刚与他交谈时, 一时还真没听明白到底是哪国语言; 几年来一直飘在外面, 也不知他何以为生; 为人很热情, 喜欢和中国人混在一起. 和他聊着旅游的一些经历, 请我喝了地道的尼泊尔奶茶, 真的很很好喝. 于是成了我今后在尼泊尔每天必点的. 不过总觉得比不上这次的好喝.

加德满都渐渐苏醒过来, 院外依稀传来各种音响. 于是出门, 目标Helena餐馆早餐, 然后杜巴广场. 在加德满都谷地, 三座古都(加德满都, 帕坦, 巴德岗)都有一座杜巴广场(即王宫广场) 就象在秘鲁, 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个兵器广场.



向来自诩是个方向感极强的人, 不过在加德满都的泰米尔, 却迷路了. 我一边走, 一边试图记住种种招牌, 并努力与研读熟了的Let’s Go 的泰米尔地图对上号. 只不过拐了几个弯, 我就彻底糊涂了. 挨家挨户的店面虽各有特征, 但又那么相似, 而且一时间我也找不着地图上标的几家店面. 于是去问人, 可是为什么每个人跟我讲的都不一样呢? 还是条条大路通“杜巴广场”?



再说狭窄的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毫无规则可言. 自行车, 人力车, 三轮车, 摩托车, 间或的轿车, 还有行人, 随时从我的前面后面冲过来. 虽然在秩序良好的加拿大生活多年, 面对横冲直撞的车和人时的灵敏度大有退化, 不过毕竟有在国内的多年经验, 于是时刻警惕着, 全力应付着, 竟然相安无事. 不过到处的尘土飞扬, 还有从汽车摩托车排出来的黑烟, 呛得我嗓子直痛. 没有料到加德满都的空气污染竟如此严重, 与我期待的纯净国度有些偏差.

在迷惑中居然已经到了杜巴广场的大门.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门, 只是在街口中央的售票亭. 很有自知之明地认为, 以我这身材和“细皮嫩肉”的, 想冒充尼泊尔人, 怕是不可能的, 于是老老实实掏钱买票.


在广场内闲逛着, 不大愿意拿着Guide Book 在此按图索骥, 没有目标, 没有太多的惊喜, 只是闲逛着. 看了几处的庙宇, 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这些建筑, 怎么都觉得眼熟, 似乎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子和宝塔一脉相承; 虽然是精雕细刻, 但觉得并没有中国的金碧辉煌, 更谈不上雄伟气派, 不过却多了浓郁的宗教气氛.



正午的阳光肆无忌惮, 于是在一座寺庙的顶层台阶坐了下来, 象当地人纳凉似的. 一边休息, 以便四处打量着. 本应是庄严的王宫广场, 倒象是众人的休憩之所. 到处有嘻戏的孩童, 拉家常的朱砂老妪, 还有大大方方, 拉开衣襟给孩子喂奶的妇人, 有围坐一圈, 打坐唱经的香客, 有摆摊卖杂物的店家, 更有躺在台阶上, 就在神佛的面前, 旁若无人晒太阳打盹的无所事事之人… 这个世界在日新月异, 而时光在这里却仿佛停滞了百年, 甚至千年. 平常百姓们从从容容地享受着传统的生活, 面对所谓现代文明的诱惑视而不见.



起身, 抬步, 来到广场的西侧, 这儿似乎更热闹一点. 有不少拜神的人们, 看他们把花瓣扔在神佛身上, 拜一拜, 念叨几句, 在从神佛身上揩一点朱砂抹在自己的头之上. 见我在一旁观看, 有人递给我一串不知名的黄艳艳的花, 示意我去拜神. 本该是入乡随俗的, 可总觉得没有诚心的礼拜, 实是对神佛的最大的不敬, 于是微笑婉拒. 其实心若有神佛, 拜与不拜, 又有何妨?

不知觉中, 已走出杜巴广场, 来到集市, 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回首望去, 塔莱珠女神庙,哈禄曼多卡宫,活女神庙…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的背景下, 变得遥远. 也许是年纪大了, 对要背诵好几遍才能记下来的这些庙名, 我已经没有耐心, 只想把当时的感触深刻在脑海中.



慢慢地在细如鹅肠密如蛛网的街巷踱步回泰米尔, 东瞧瞧, 西望望, 已经学会和来往的人们打着招呼, Namaste! 喜欢看他们眼中的平和无欲和脸上的淳朴笑容. 后来, 才慢慢感觉到, 宗教的信仰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几座, 乃至上千座庙宇之中的. 他们的宗教是渗透到生活中, 血液里, 无处不在的. 或许这是“漫天的神佛”的另一种释解.


1-2: 佛眼的慈悲

下午去斯瓦杨布纳特(SWAYAMBHUNATH),算是加德满都最古老的佛塔. NATH在尼泊尔语中意为“得道飞升”,当地很多印度教佛教寺庙都以此命名.

佛塔在城西的小山上, 几百级台阶陡峭让人气喘嘘嘘, 已经快到了, 发现需要买票, 恰巧碰到一位下山的韩国游客, 小声地告诉我, 另一条路可以逃票. 望望来时的陡峭台阶, 一时间占小便宜的心理占了上风, 于是蹬蹬蹬下山, 从另一条路再上山. 没想到这一切都被门卫看在眼里. 等我再次气喘嘘嘘爬上山时, 正暗自高兴, 却发现这位老兄居然悠悠然地在等我呢, 于是苦笑着乖乖地跟着回到第一次到达的地方买票. 够丢人的, 你说我这是何苦来着! 不过, 我发誓, 我可绝对没说自己是中国人. 晚上回去, 揉了小半天的大腿.



这就是尼泊尔招牌的佛眼了! 白塔上四方基座每面都绘有红, 白, 蓝三色的佛眼, 象征佛法无边, 佛是无所不在的, 也隐喻人做事, 佛在看. 佛眼色彩鲜艳, 弯曲的眼角显得有些妩媚. 眉心处是代表着佛陀智慧的圆形的第三只眼睛. 下面是一只问号似的鼻子, 后来才知道, 这其实是尼泊尔文字中的“一”, 大致表示天人合一, 万物归一.



大大的佛眼高高地俯视众生, 半开半闭, 似笑非笑, 好象无所不知, 无所不晓. 想起刚才的“劣迹”, 心中惶然. 不管在什么角度, 一抬头, 就是这双佛眼, 直逼人心, 让人无处可逃. 站在佛塔下, 仰望佛眼, 看得久了, 竟有些晕旋. 于是退到一旁, 开始深刻反省.



斯瓦杨布纳特是佛教的庙宇, 所以有很多的喇嘛, 喇嘛的衣着杏黄赭红, 都是亮色. 在蓝天白塔的映衬下极为抢眼. 也有不少来自西藏的喇嘛们, 闲聊了几句, 感到几丝亲切. 既来之, 入乡随俗, 围着佛塔顺时针走了一圈, 推动塔周围一整圈的转经筒, 每个筒上都刻着密宗六字真言. 是否这样, 我刚才的罪孽就已得到宽恕?!



佛塔边有些木制结构的庙堂. 一位喇嘛招手示意我进去, 于是起身脱鞋入内. 长明灯正热烈地燃烧着, 给这昏暗的内堂一丝光明. 年青的喇嘛很腼腆, 但极热情地对我介绍佛的种种. “佛是觉悟了的我, 我是未觉悟的佛.” 已不记得曾在哪儿看到过的. 在这种氛围中, 忽然觉得没有信仰是蛮悲哀的, 可是还是不大喜欢那些过于盲目过于极端, 以至于连独立思考都丧失的信仰. 信教的朋友可千万别砸砖. 即便没有信仰, 不过还好, 我至少还有坚持, 还有自己的准则.



施了香火钱, 步出庙堂, 见肆无忌惮的猴子上窜下跳, 一点都不惧人, 难怪这庄严宝地另有一个滑稽的雅号 – 猴子庙.

斯瓦杨布纳特因地处高地, 本是俯瞰加德满都谷地的最佳所在. 可此时, 虽是傍晚时分, 可因空气污染严重, 望下去一片迷糊, 加德满都不过是一堆拥挤而杂乱无章的房子. 可惜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一下山, 就跑到泰米尔的一家缝纫店, 挑了一件黑色的T恤, 请店家替我在胸口绣了一双大大的佛眼, 请佛替我看着点前方的路. 有佛的指引, 今后的旅程我该不必担心了吧?


尼泊尔行程 (11.13.2005 - 11.30.2005):

SHANGHAI - KATHMANDU - BHATAPUR - POKHARA - ANNAPURNA TREKKING - KATHMANDU - LUMBINI

1 comment:

静水深流 said...

从来不认为自己会信佛. 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氛围中, 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