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06, 2006

似曾相识的越南(一) - 妖娆西贡 Jan 2006


越南是我南亚及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 也是多少有些让人失望的一个国家, 在我一个匆匆而行看热闹的过客眼里. 或是因为几个月行走下来的审美疲劳, 或是因了太多的中华文化的印记,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看上去, 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对于在国内各地游走过的人来说, 在越南很多那就是可以几眼带过的东西.

不过, 即使失望, 也总要看过了才会失望. 在尼泊尔老蚕就不止一次的提醒过我, 说越南并不值得专门去一趟, 即便如此, 我还是执拗地背着行囊, 伴随着尘土飞扬, 继续前行.

但话又说回来了. 看热闹, 知道了一点是一点, 不敢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一丁点儿, 当成全部. 西贡的妖娆, 芽庄的简单, 会安的滋润, 顺化的怀旧, 河内的喧嚣…只能是我一个人眼中的越南. 在别人看来, 越南或许是首温婉的小曲儿也不一定.

毕竟, 不管怎么说, 越南多少是个有千年历史, 尘埃厚积的国家.

越南行程 (1.3.2006 - 1.15.2006):


PHNOM PENH (CAMBODIA) - SAIGON - NHA TRANG - HOI AN - HUE - HANOI - HALONG BAY - HANOI


1-1: “情人”的牵挂

“我已经老了, 有一天, 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 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 他对我说: ‘我认识你, 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 你还很年轻, 人人都说你美, 现在, 我是特地来告诉你, 对我来说, 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 那时你是年轻女人,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 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个形象, 我是时常想到的, 这个形象, 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 这个形象, 我却从来不曾说起. 她就在那里, 在无声无息之中, 永远使人为之惊叹. 在所有的形象之中, 只有它让我感到自悦自喜, 只有在它那里, 我才认识自己, 感到心醉神迷.”

- 玛格丽特 · 杜拉斯《 情人》(L’Amant)

本不喜杜拉斯的作品, 过于晦涩难懂, 但这部《 情人》却是另外. 从容不迫的缓缓叙述, 运笔枯冷, 但激情潜于其下, 悲伤沉重. 那是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和一位三十多岁华人男子之间发生在湄公河畔的一份短暂疯狂的异国恋情. 我用恋情, 而非爱情, 因为我并不确定这是一段爱情. 混浊不清的河水, 喧哗嘈杂的屋外, 破旧的茶褐色真丝裙衫, 镶金条带的高跟鞋, 玫瑰木色的, 有黑色宽饰带的平檐男帽, 渡船上莞尔嫣然的影, 风度翩翩的男子, 暧昧不明的眼神 – 这便是我越南情结的起源了.

这种对“情人”的牵挂和湄公河无法抗拒的诱惑让我来到这儿



我和其他的一群游客被装上一条狭长的机动船, 在湄公河宽阔的水面上游弋, 轰隆的马达声让人心烦. 湄公河的水没有想象中的清澈, 我对它是多少感到失望的, 总觉得它缺少我想像中的一丝迤逦. 那《情人》中长满水风信子的泥丘在哪儿? 令人晕眩的激流在哪儿? 河面上略略有一种听不到声音的感觉, 我徒劳地搜寻着, 希望可以抓到那一丁儿“情人”中浪漫的影子. 可是我为什么体会不到这条大河之美呢? 许是因了太高的期望. 视线所及之处, 是种乱哄哄的破败的生气勃勃, 一种简单生活的生生不息. 或许这种原始朴素本身就是美吧!只是可惜现在的湄公河是无法成全我心中对爱情的神话了.



从机动船下来, 穿越过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 看了不少手工作坊后, 又上了手摇小舟. 船娘摇橹轻轻游弋在窄窄的河道上, 两旁是高高的芭蕉树, 绿荫几乎将整个河道掩映, 只有几束闪烁的阳光穿透芭蕉叶, 斑驳地打在水道上. 周遭一片静谧, 让我难得感受一下湄公河的另一面风情.


1-2: 妖娆西贡

印象中的西贡(SAIGON)应是妖娆妩媚的, 光是名字就让人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而我眼前的西贡, 城如其名, 注定是一个多情让人沉沦的城市, 有着摩登与怀旧的完美结合, 在夜里.

如同曼谷的考山路, 西贡也有个同样出名的范五老街(PHAN NGU LAO). 要说最热闹的当属两街之间与范五老街相接的DE THAM街了. 不长, 也就一百米左右, 街道两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特色小店, 旅行社, 旅馆, 餐厅, 果汁店, 唱片店, 等等. 街道上方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各式招牌和横幅, 尤其是沿街两旁的久违的“镰刀斧头”招贴画, 红色飘扬的国旗, 另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街不长, 快的话, 小半天的工夫就可以把她逛个遍. 不过还是要慢慢地好好品味. 即便一家小小的精品点, 也足以让你流连忘返了. 更何况, 还有那些不可错过的各色情调酒吧餐馆. 当然也别忘了沿街贩卖的小贩, 时常会有所惊喜. 最多的该是抱着一大垒翻版旅游书和畅销书籍穿梭往来叫卖的, 比起西方的价格, 这儿可是便宜极了. 还有盗版的唱片店, 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

白日的背包气息, 喧嚣杂乱的街道, 满街无所事事, 游手好闲的嬉皮老外, 混杂忙碌的当地人, 显得很平民, 很真实. 艳阳下, 所有的景象都很具体, 不过感触在夜晚的黑暗中却更敏锐. 一旦夜幕笼了上来, 西贡便笼罩在一种隐隐绰绰的迷蒙妩媚中, 一如那南越的记忆. 沿江区的奢华, 沿街的光艳, 就连店铺里的各色的丝, 各类的绣, 也灿烂得传达着西贡那种特有的妖娆. 白日过后的暧昧多情, 酒吧里的疯狂放纵, 弥漫在西贡的夜晚, 让人沉沦. 难怪有人把西贡称为他们的天堂.



喝着芒果奶昔, 听着音乐, 庸懒地蜷缩在舒适的躺椅, 游离在流光溢彩的西贡夜晚之外, 象局外人一样看着满街的风景和风情, 放任自己的思绪四处流荡.

LOST IN SAIGON, 究竟是什么样子?


1-3: 西贡片段

虽然早已更名为胡志明市, 不过来来往往的人们还是愿意称呼她为西贡(SAIGON), 她的魅力也许更多来自于过往的名气.

西贡是越南最大的繁华都市, 曾经作为南越首都的它拥有极强的殖民地烙印, 这点尤其体现在遍布西贡的法式建筑. 可看的的确不少, 不过是否一一游览, 就要看各位的时间和心情了. 在西贡的前两天, 似乎心情并不大好, 大概是还未从吴哥的震撼中醒来, 或许因为第一天找住宿的不顺利, 反正有种莫名其妙的烦躁, 所以也就只挑了几个经典之地, 算是到此一游了.



圣母大教堂(NOTRO DAME CATHEDRAL)是西贡最大的法国天主教堂, 建成于1883年, 属于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同时又有着典型的越南艳丽又端庄的色彩风格, 算是西贡最著名的地标. 完全由红砖建造, 所以又称为红教堂. 不过这类建筑并非我爱的类型, 所以只是在它外面转了一圈, 又进去看了几眼罢了. 随后就直接走进旁边黄绿相间的邮局, 浓郁的法式风格, 其内的富丽堂皇的法国穹顶很有特色, 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在这里买了张明信片, 盖了枚邮戳, 投进邮桶, 给即将远方的自己.



走出邮局, 恰巧碰上一对新人, 正在拍婚纱照. 于是我也就凑热闹地当了回摄影助手.



在西贡, 头一次见识了越南的电视节目. 常播放中国大陆或港台的电视连续剧. 有意思的是电视剧中的配音. 其实各类角色的原音还在, 而配音却是由一个人念台词似的, 不管男女老少, 挺滑稽的. 倘若只是一般的对话, 倒也过得去. 但若是七嘴八舌时, 配音的人就显然忙不过来了. 真够逗的, 不过当地人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看来越南的精神生活可真得加强了.

在西贡的最后一天, 因是晚间的夜车去芽庄, 白天便随大流参加了古芝地道(CU CHI TUNNELS)的半日游. 虽然在国内并没去过焦作户, 但光是《地道战》这部影片, 从小到大我就不知看过多少边了. 套句俗话“没吃过猪肉, 还没见过猪跑呀!” 所以在我刁钻的眼里, 古芝地道实是相形见绌了. 照例下了地道, 漆黑一片, 很窄, 很矮, 很滑, 我居然划破了胳膊. 原本一百来米的地道, 所有人都“浅尝辄止”, 只爬了二三十米就上来了.

不过我们的导游先生到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原本在南越政府下给美军长官做翻译, 据他说, 只不过是个糊口的活儿罢了. 但越共胜利后, 他的生活便翻了个儿. 在改造营度过了八年的时光, 不堪回首的八年. 即便出来后, 据他将, 也是个没身份的人. 而没身份的人, 是不可以有正式工作的. 虽然他的英语不错, 但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做个导游而已, 还得提心吊胆的, 一旦被发现是会倒大霉的. 不过这与他的滔滔不绝, 直言不讳倒有点相左. 本是枯燥的半日游, 却因导游先生的身世, 便得有滋有味起来.

同车的一位荷兰女士似乎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 发了不少问. 一路上, 这位导游先生也几乎成了答记者问. 不过很显然, 八年改造营的工作是完全失败的! J 从他的执拗, 喋喋不休, 对南越的回忆, 对美国的吹捧和对现实的熟视无睹, 可以感受到他对过去的耿耿于怀, 他的思维就象永远停留在过去时代的某个恐慌的点上. 但他对越南个别时弊的抨击, 却让我似曾相似. 其实现在的中国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 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我只能叹息了. 或许我又太苛刻了, 中国的发展毕竟是有目共睹的.

感觉很复杂, 有点同情, 有点讨厌, 可我毕竟没有经历过他的过去, 又怎能了解他的苦? 只知道人是无法活在过去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