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7, 2005

感触秘鲁 (阿雷基帕 / 科尔卡峡谷) - May 2005


感触秘鲁 – 旧日的辉煌

阿雷基帕 / 科尔卡峡谷


又是五六个小时的长途汽车, 与飞机相比, 我们还是选择了与当地人更亲近的方式. 一路走走停停, 的确让我们见识了不少当地的风情, 虽然我们最终还是没弄明白那奇怪的饮料到底是什么, 不过我们倒是真真正正亲身体验了当地民众在长途旅行时是如何“解决五谷轮回”的. 嘿嘿, 这可是只有…只有在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的!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道路两旁一眼望去, 尽是光秃秃的山丘, 枯黄的沙跞土上散落着一簇簇非常低矮的荆棘灌木, 偶尔有仙人掌或三五一组, 或独立不群, 但大都显得有点营养不良的颓式, 大概现在是干季的缘故吧. 应该就是所说的高原沙漠. 接近阿雷基帕时, 沿路显出点人烟, 但都是些破旧低矮用白色石头垒就的非常简陋的房屋, 有的甚至没有屋顶, 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 不免单调浑沌, 但偶尔从墙头院落探出几枝不知名的叶绿花姸, 却让我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生命力. 我默默注视着, 不管多么恶劣的自然条件, 人类总是可以寻找到自己生息的家园, 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着美. 我只是一个看客, 匆匆经过这片土地, 没时间去品味, 只留下一股烟尘. 可是对于那些曾经在我的旅途中出现过的景色, 我只能用心来记住了.

车一进阿雷基帕, 宛如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车辆川流不息, 行人熙熙攘攘, 煞是热闹. 不得不感叹在这高原沙漠地带居然有此美丽的城市. 传说古印加帝国最高统治者梅伊塔 – 卡帕克来到这里时, 对左右赞扬说: “阿雷基帕”, 意为: “好, 我们就在这里住下!” 城名便起源于此. 阿雷基帕素有“白城”的美名, 因为其建筑多用一种白色火山岩, 在阳光下耀人眼目.

市中心兵器广场上, 高大的棕榈树直插云霄, 一侧是在秘鲁到处可见的大教堂, 虽然我对宗教一向不感兴趣, 但对其建筑的美仑美焕不得不心存感叹. 其余三面则全是殖民时期的双层连拱廊. 沿着城中横七竖八的石子路悠悠然漫着步, 街道旁没什么高层建筑, 想必是因为这儿的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所见的民居店铺大都厚重结实, 透着一分简朴和雅致. 乍一看去其貌不扬的城市里却处处有景致, 耐看得很, 印加文明的璀璨和西班牙文化的侵噬在这里竟然奇妙地浑然一体, 难分你我.


















在阿雷基帕, 火山是一定要提的. 站在中心广场上就可以看见被称为“秘鲁富士”的迷斯蒂火山, 海拔5825米, 其圆锥形山形, 绝不亚于日本富士之优美. 也是阿雷基帕的招牌照. 左侧有海拔6075米的洽洽尼雪山(Chachani) 和右边海拔5571米的比丘比丘雪山(Pichu Pichu), 互相印衬着, 在阳光中有种无形的神韵.

我们所住的客栈对门便是有名的博物院, 更有名的是其中保存的一尊国宝级文物 – “冰尸”. 那是印加人供奉给火山神的一名12岁圣女的尸体, 上世纪一个美国人带领的探险队在迷斯蒂火山顶发现. 发现它时它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 如今它被放在一个常年保持零下20摄氏度的透明箱内供人参观. 500多年过去了, 尸体仍保存得非常完好, 尤其是她的右手, 皮肤上纹路仍清晰可见. 圣女是抱膝团身坐着的, 宛如刚出生的婴儿. 典型的印第安人的脸庞, 并没有露出一丝惊恐的神态, 人们本认为她是服毒而死, 而后科学检验发现右脸太阳穴上有撞击的裂痕, 从而推论她当时是被活活打死的. 其他几位小姐看得津津有味, 我却有点受不了, 想着晚上还得和这位冰尸隔街而睡, 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来到阿雷基帕, 科尔卡峡谷是绝不可错过的. 这儿号称是世界第一深峡谷. 其实要是比起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来, 恐怕要小巫见大巫了. 因为只是两天的巴士游, 我们无缘亲眼一见峡谷的最深处, 不过却有幸目睹了秃鹫(Condor)的雄姿. 在离齐娲(Chivay)村几十公里处有一个叫秃鹫十字架的观景台, 地处峡谷半腰, 在没有栏杆保护下, 俯瞰一千多米下的科尔卡河也足以让人头晕目眩. 远处的迷斯米(Mismi) 雪山在晴朗的天空下清晰可见. 听向导介绍, 这种秃鹫双翼展开可达三米, 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飞禽了. 只是能否亲眼目睹, 就要看各位的运气了. 眼巴巴地等了近一个小时, 只有一只“羞答答”地在谷地下部快速地划拨了几下, 让我们得以远眺一下. 明晃晃的日光晒得我已没了兴致, 大家准备离去, 突然听见前边的人群一阵骚动. 秃鹫! 真的是秃鹫! 总算可以一睹真颜了! 而且这几只秃鹫似乎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 一次一次地舒展着双翼从我们的头顶上划过, 四周静悄悄的, 只听见一阵阵快门按下的喀嚓声. 突然想起“秃鹰飞去”那首乐曲, 与此情此景应该是绝配了!


入夜, 大家感到肌肠碌碌, 经过客栈旁的夜市, 被那份热闹深深吸引了, 当然弥漫其中诱人的香味让我们垂唌欲滴. 经过小吃摊头的时候, 大家的腿再也移动不了了. Jin 买了份炸鸡, 有滋有味地一边走一边吃着, 却不知后面跟着一只眼巴巴的小黑狗, 不! 两只, 三只…一回头, 吓得花容失色, 居然想到一旁的警察, 请他们帮忙赶狗. 可怜的秘鲁警察! 瞧我就聪明多了, 买了炸鸡后, 索性塞在Wenle的食品袋里, 反正她不怕狗!



阿雷基帕的阳光似乎总带点庸懒的味儿, 此时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找一家临街的咖啡馆, 一边品尝着卡布奇诺(Capuccino), 一边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 让一点点零碎的思绪飘着, 很惬意的时刻. 只是我们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光, 于是城里城外川梭着, 贪婪地品味着在阿雷基帕的最后一日.

圣卡塔利娜修道院(Monasterio Santa Catalina)是我们的最爱. 她白色的高墙围了一整个街区. 信步走进, 宛如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 徜徉于此, 仿佛沉浸在几百年前的时光, 只是曾经修行于此的修女们早以不在. 圣卡塔利娜修道院建于1580年, 曾是专供有钱人家的女儿出家的地方. 虽说应是清贫苦修的地方, 却成了这些修女们的世外桃源, 人间乐土, 居然还有女仆伺候着. 听说三十多年前因政府干涉才向公众开放, 众人终于可以满足一下对那几百年集淀的神秘的好奇.


街巷, 亭院, 拱廊, 经院, 居室错落有致, 原先的一些用品也陈列如昔. 若无进门时发的地图, 没准游客们会摸不着出去的门, 整个院落有如迷宫一样, 似有中国江南园林的布局之风, 只是古朴有余, 雅气不足; 混厚有余, 精致不足. 不过其色彩的运用极其大胆, 暗红, 桔黄, 湛蓝, 纯白, 各成一体, 又相互映衬着. 还有那似乎无处不在的花儿, 一低头, 一抬眼, 一挪步, 一侧身, 总有一株, 一簇, 或一片的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儿, 恰如其份地点缀在那合适的位置, 优雅自如. 我们随心所欲地漫步着, 不时地感叹着.



举步登上院内的最高处 – 大教堂旁的平台, 近处的民居与远处的迷斯蒂火山构成一幅上佳的画面. 不过往下一看, 正应了有人形容的“感觉就好象是站到了开屏的孔雀背后”. 一片片灰呼呼的参差不齐的屋顶, 居然有一只狗在上面对着我们狂吠, 真是大煞风景. 于是赶紧回到开屏孔雀的前面, 继续欣赏着, 感叹着. 当然免不了要留“靓照”几张, 在好的景致下, 批处理的方式被我们自如地运用着.

No comments: